王十朋简介
吴嘉纪(1618年-1684年)字宾贤,号野人,江苏泰州人。出生盐民,少时多病,明末诸生,入清不仕,隐居泰州安丰盐场。工于诗,其诗法孟郊﹑贾岛,语言简朴通俗,内容多反映百姓贫苦,以“盐场今乐府”诗闻名于世,得周亮工、王士禛赏识,著有《陋轩诗集》,共收入诗歌1265首。上海古籍出版社有《吴嘉纪诗笺校》本。 在中国文学史上,明末清初曾出现一位著名的盐民诗人,他就是号称布衣诗人的吴嘉纪。&nbs
>>>推荐阅读:免费发布分类信息网
王驾(851~ ?),晚唐诗人,字大用,自号守素先生,河中(今山西永济)人。大顺元年(890)登进士第,仕至礼部员外郎。后弃官归隐。与郑谷、司空图友善,诗风亦相近。其绝句构思巧妙,自然流畅。司空图《与王驾评诗书》赞曰:“今王生者,寓居其间,浸渍益久,五言所得,长于思与境偕,乃诗家之所尚者。” 《全唐诗》录存其诗六首,《全唐诗外编》补诗一首,虽不多,但颇有名,尤其是《社日》和《雨晴》两首流传
陆游
张伯端
>>>推荐阅读:北京机械免费发布信息网
>>>推荐阅读:免费发布信息b2b
陆景初(665-736),唐学者。睿宗赐名象先,苏州吴县人,贺知章之族姑子。武后朝宰相元方子。举制科高第,授扬州参军事,擢洛阳尉。入朝为监察御史,历任殿中侍御史、中书舍人、大理少卿,迁中书侍郎。睿宗景云二年(711),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监修《国史》。玄宗先天二年(713),封兖国公,出为益州长史、剑南按察使。玄宗开元六年(718)自隰州刺史徙润州刺史。开元九年,转蒲州刺史,兼河东按察使。入
郡望冯翊(今陜西大荔)。益州新繁尉严仁楷子。武后时任巩县令,又为监察御史,后转魏州刺史。中宗神龙元年(705)撰《杨志本碑》,景龙四年(710)撰《苏瓘碑》。官至兵部郎中。约卒于睿宗景云至玄宗开元初年之间。事迹散见《大唐新语》卷一一、《宝刻丛编》卷八、《御史台精舍题名考》卷二、《千唐志斋藏志》收《赵上真墓记》、《考古》1985年2期刊镇江新出土《唐故冯翊严氏二子权厝墓文》。《全唐诗》存诗1首
杨朴
赵彦端
日色低,情难极,水中凫鹥双比翼。
陈羽
河上微风来,关头树初湿。
淮扬为郡暇,坐惜流芳歇。散怀累榭风,清暑澄潭月。
王恽,字仲谋,号秋涧,卫州路汲县(今河南卫辉市)人。元朝著名学者、诗人、政治家,一生仕宦,刚直不阿,清贫守职,好学善文。成为元世祖忽必烈、裕宗皇太子真金和成宗皇帝铁木真三代的谏臣。 王恽直言敢谏,主张礼下庶人,刑上大夫,强调治理混乱的财政。至元五年(公元1268年), 王恽诗《平湖乐》元世祖建御史台,任王恽为监察御史。他上书《击邪》、《纳海》等论列一百五十余条。当时负
元晟,河南洛阳人,北周宣帝宇文赟的皇后元乐尚的父亲。年少时以魏朝宗室的身份封开府。大象元年(公元579年)七月,进位上柱国,封翼国公。《北史·卷十四·列传第二》:晟,少以元氏宗室,拜开府。大象元年七月,以后父进位上柱国,封翼国公。
卢照邻(636年-695年),唐代诗人。字升之,自号幽忧子,汉族,幽州范阳(治今河北省涿州市)人,拜孙思邈为师,以行医为生。他与王勃、杨炯、骆宾王以文词齐名,世称“王杨卢骆”,号为“初唐四杰”。 卢照邻与王勃、杨炯和骆宾王一起被称为“初唐四杰”。
班固(建武八年32年-永元四年92年)东汉官吏、史学家、文学家。史学家班彪之子,字孟坚,汉族,扶风安陵人(今陕西咸阳东北)。除兰台令史,迁为郎,典校秘书,潜心二十余年,修成《汉书》,当世重之,迁玄武司马,撰《白虎通德论》,征匈奴为中护军,兵败受牵连,死狱中,善辞赋,有《两都赋》等。
以上就是有关“王十朋简介 ”的所有内容,由「快帮亲维修平台」整理发布,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>>>推荐阅读:发信息网
评论
暂无评论